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数学

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期中考试试卷4--数学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数学试卷。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证明题,全面考查学生在几何、代数、数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题目设计贴近实际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了初中几何和代数的基础知识,包括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性质、实数和数轴、坐标系变换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4

亲爱的同学:

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你心平气和,只要你认真思考,只要你细心、细致,你就会感到试题都在意料之中,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相信自己!开始吧!

一、你一定能选对!(每小题4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观察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花纹,其中轴对称图形是 ( )

2、若,则( )

A、-0.7 B、±、0.7 D、0.49

3、满足的整数是( )

A、 B、 C、 D、

4、老师给小红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已知AC=AD,BC=BD,

便可知∠ABC=∠ABD,这是根据什么理由得到的,小红想了想,

马上得出正确答案,你猜想小红说的是( )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SSS

C、两边一角 D、三个角对应相等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等于( )

A、80° B、50° C、20° D、20°或80°

6、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是( )

A、点 B、点 C、点 D、点

7、将一根长为11的铅丝折成三段,再首尾相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要求围成

的等腰三角形边长都是整数,那么其底边可取的不同长度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如果点P(a,3)与点Q(-2,b)关于X轴对称,那么a、b的值分别是 ( )

A、-2与3 B、2与-、-2与-3 D、2与3

9、如图4,在△ABC中,AQ=PQ,PR=PS,PR⊥AB于R,PS⊥AC于S,

则有下列结论:①AS=AR,②PQ∥AR,③△BRP≌△QSP. 则其中( )

A、全部正确 B、仅①和②正确

C、仅①正确 D、仅①和③正确

10、如图5所示,△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 5∶3,则∠α的度数为( )

A、45°   B、60°   C、80°  D、100°.

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每小题4分,共20分)

11、计算:= 。

12、写出一个无理数,使它是小于-1的数 。

13、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__ ___。

14、已知如图6,∠ABC=∠DEF,AB=DE,要说明ΔABC≌ΔDEF.

(1) 若以“SAS”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

(2) 若以“ASA”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

15、如图7,在△ABC中,∠ACB=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CAE:∠EAB=4:1.则∠B=______度。

三、你想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吗?不妨试试“一步一回头”。

16、(本题10分)计算: +(-2)3×

四、做数学,可要“看准、想清、写明”哟!(共80分)

17、(本题12分)画图题:

(1)如图,在图①的网格纸上,画出所给图形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2)画出图中阴影部分关于直线AB的轴对称图形(涂上阴影)。

(3)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图③ 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顶点都在格点上)使其面积与图 ① 中的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并且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18、(本题12分)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BC边平行于x轴,BC=2,点A的坐标为(-4,3),点B的坐标为(-3,1).

(1)直接写出C点的坐标:

(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

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19、(本题12分)如图,A、D、F、B在同一直线上,AD=BF,AE=BC, 且 AE∥BC。

求证:(1)△AEF≌△BCD;(2) EF∥CD。

20、(本题12分)在一次数学课上,陆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10,并写下了四个等式:①,②,③,④。要求同学从这四个等式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推出是等腰三角形。请你试着完成陆老师提出的要求,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种即可)

已知:

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

21、(本题14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

在BC、AB、AC边上,且BE=CF,BD=CE。

(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2)当∠A=40°时,求∠DEF的度数;

22、(本题18分)学完“轴对称”这一章后,陆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如图12所示,点M,N分别在等边△ABC的BC、CA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

求证:∠BQM=60°。

请你完成这道思考题:

(2)做完(1)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了反思,提出许多问题,如:

①若将题中“BM=CN”与“∠BQM=60°”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

②若将题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

③若将题中的条件“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改为“点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BC,CD边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请你作出判断,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是”或“否”: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并对②,③的判断,选择一个给出证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A;2、B;3、D;4、B;5、A;6、C;7、B;8、C;9、B;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3 12、 (或- );13、21:05;14、BC=EF(或BE=CF);15、15。

三、本题共10分

16、解:原式=2 +4 +0.1+8×0.4=6 +3.3

四、本大题共80分

17、图略,每小题4分, 共12分。

18、(1)C(-1,1);(2分);(2)图略(画图正确4分)A1(4,3);B1、(3,1);

C1(1,1)。每个坐标正确得2分。

19、(1)证明:∵ AE∥BC ∴∠A=∠B

∵ AD=BF ∴ AD+DF=BF+DF 即 AF=BD………………4分

∵ AE=BC

∴△AEF≌△BCD (SAS) ………………………………8分

(2) ∵△AEF≌△BCD ∴ ∠AFE=∠BDC ………………………………10分

∴ EF∥CD ………………………………12分

20、已知:BE=CE,∠C=∠B。(或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④。)…………2分

证明:∵BE=CE,∠C=∠B, ∠AEB=∠DEC………………………………6分

∴△AEB≌△DEC (ASA) ∴AE=DE………………………………10分

即 是等腰三角形………………………………12分

21、(1)证明:∵AB=AC ∴∠C=∠B………………………………2分

∵BE=CF,BD=CE………………………………4分

∴△BDE≌△CEF(SAS)∴DE=EF

即△DEF是等腰三角形………………………………7分

(2)解:∵△BDE≌△CEF ∴∠FEC=∠BDE………………………………9分

∵AB=AC,∠A=400 ∴∠C=∠B=(1800-400)÷2=700…………11分

∴∠BDE+∠BED=1800-700=1100 ∴∠BDE+∠FEC=1100……………13分

∴∠DEF=1800-1100=700………………………………14分

22、(1)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 ∴AB=BC,∠ABC=∠C=600…………………2分

∵BM=CN ∴△BCN≌△ABM (ASA) ……………………4分

∴∠NBC=∠BAM ∵∠NBC+∠ABN=600……………………5分

∴∠NBA+∠BAM=600 ∴∠BQM=600……………………6分

(2)是;是;否。每空2分,共6分。

选②证明过程与(1)类似。……………………18分

选③证明结果:∠BQM=900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115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