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一 姓名
若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扩大3倍 B、不变 C、缩小3倍 D、缩小6倍
直线y=-2x+b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则b的值为( )
A、4 B、-4 C、±4 D、±2
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的取值范围( )
A、m>-1 B、 C、m>1且 D、m>-1且
若函数是一次函数,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值为( )
A、±1 B、1 C、-1 D、-3
已知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在x轴上,则b的值为( )
A、4 B、-4 C、-1 D、1
已知反比例函数=(≠0)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则的值是( )
A、-1或1 B、小于 的任意实数 C、-1 D、不能确定
若M(,)、N(,)、P(,)三点都在函数(k>0)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如图,A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AB垂直轴于B点,若=5,则的值为( )
A、10 B、 C、 D、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k与的图像大致是( )
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
A、AB=DE,BC=EF,∠A=∠D B、∠A=∠D,∠C=∠F,AC=EF
C、AB=DE,BC=EF,△ABC的周长= △DEF的周长 D、∠A=∠D,∠B=∠E,∠C=∠F
如右上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得到△EDC≌△ABC,所以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
A、 B、 C、 D、
对假命题“任何一个角的补角都不小于这个角”举反例,正确的反例是( )
A.∠α=60º,∠α的补角∠β=120º,∠β>∠α B.∠α=90º,∠α的补角∠β=90º,∠β=∠α
C.∠α=100º,∠α的补角∠β=80º,∠β<∠α D.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在△ABC中,AB=AC,高BD,CE交于点O,AO交BC于点F,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
A.7对 B.6对 C.5对 D.4对
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于点E,若△DEB的周长为10cm,则斜边AB的长为( )
A.8 cm B.10 cm C.12 cm D. 20 cm
如图,△ABC与△BDE均为等边三角形,AB<BD,若△ABC不动,将△BDE绕点B旋转,则在旋转过程中,AE与CD的大小关系为( )
A.AE=CD B.AE>CD C.AE<CD D.无法确定
在⊿ABC和⊿A/B/C/中,AB=A/B/,∠A=∠A/,若证⊿ABC≌⊿A/B/C/还要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
A. ∠B=∠B/ B. ∠C=∠C/ =B/C/, D. AC=A/C/,
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O;(1)AD//BC(2)AB=DC(3)OA=OC(4)AD=BC(5)∠ABC=∠ADC;从以上五个条件中选择两个作为条件不一定能得到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1)(4) B、(1)(3) C、(1)(2) D、(1)(5)
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O;下列条件不一定能判定它是矩形的是( )
A、AO=CO,BO=DO,AC=BD B、AB//CD,AB=CD,∠BAD=
C、∠BAD=∠ABC=,∠BCD+∠ADC= D、∠BAD=∠BCD,∠ABC=∠ADC=
若分式的值为负数,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2005=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分式方程+1=有增根,则m= .
“等角的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一边的长为x,这边上的高为y ,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该函数图象在第____象限.
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0),且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写出一个符合这个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点A(3,7)、B(2,5)、C(1,n)在同一直线上,则n=__________.
若一次函数y=(k-1)x+b-2的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则k的范围是_________, b的范围是___
如图将直线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 ,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_____个.
已知+=6,则 = .
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没有交点,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计算:(1) (2)
解分式方程
作图题
已知,如上图,点C、D在∠A0B的内部,求作一点P,使得PC=PD,且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已知,如图A、F、C、D四点在一直线上,AF=CD,AB//DE,且AB=DE,求证:四边形BFEC为平行四边形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
求:(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AOB的面积.
(3)根据图象回答:当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
如图,△ABC中,AB=AC,AD、AE分别是∠BAC和∠BAC和外角的平分线,
BE⊥AE. (1)求证:DA⊥AE; (2)试判断AB与DE是否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已知:在△ABC中,∠ACB=90°,∠ABC=30°,分别以AB、B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和等边△BCE,连结DE交AB于F。
求证:DF=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