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6.3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初中物理中关于测量物质密度的知识点,包括实验步骤、误差分析及密度计算。试题涉及液体和固体密度的测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理解液体和固体密度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实验手段进行测量。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排水法测量体积以及密度的计算公式等。此外还涉及到实验误差的分析,如测量液体密度时要考虑液体是否沾在容器壁上等因素。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测量物质的密度

(4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面是某同学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步骤是(  )

①用天平称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③用天平称出矿泉水瓶装满菜油后的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装菜油的体积V

⑤计算菜油的密度

A.①或④  B.②或④  C.②或③  D.都不能省去

【解析】选B。本题考查液体密度测量的实验。为测出一定体积下的质量,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菜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①和③不能省去;一定质量的菜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所以可省去②或④。故选B。

2.(2014·济宁中考)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

/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cm3

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解析】选D。本题考查固体密度测量的实验。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个组数据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3.(2014·衡阳中考)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

A.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密度的测量。要想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根据密度的公式,必须直接或间接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A选项中可用刻度尺测量出长方体金属块的长、宽、高,得出金属块的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B选项中可用天平和砝码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用量筒、水、细线间接测量出金属块的体积;C选项中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计算出金属块的质量,用刻度尺测量出金属块的长、宽、高,得出金属块的体积;D选项中只能测量出金属块的体积,不能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所以不能测量出金属块的密度。

4.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A,1.0×/m3

B,0.8×/m3

C,1.0×/m3

D,0.8×/m3

【解析】选A。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V=0时,所对应的质量m即为量杯的质量,故量杯的质量m杯=;要计算液体的密度,可任选表格中的一组数据,如选取第三组数据可得到:m杯+m液=,即+ρ液V液=,故ρ液===

/cm3=1.0×/m3。

5.下面哪组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密度(若需要水可供给,但不得添加其他器材)(  )

A.天平和秒表        B.米尺和量筒

C.天平和玻璃杯 D.天平和米尺

【解析】选C。本题考查液体密度的测量。天平可以用来测液体的质量,但秒表是测时间的仪器,在实验中用不上,故A不合题意;量筒可以用来测量体积,但米尺在测液体密度时派不上用场,故B不合题意;用天平和玻璃杯可测水的质量,计算水的体积,再测出同体积的待测液体的质量,此时液体的体积与第一次所测水的体积相同,便可利用密度的公式来进行计算,故C符合题意;天平可以测质量,但米尺却无法测液体的体积,故D不合题意。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6.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   mL,该物体的体积为   cm3。

【解析】由题图可知量筒的量程为100 mL;未放物体前水的体积V1=50 mL,放入物体后物体和水的总体积为V2=60 mL,该物体的体积为V=V2-V1=60 mL -50 mL =10 mL=3。

答案:100 10

7.(2014·齐齐哈尔中考)某小组测酱油的密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甲图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那么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    g,由此可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kg/m3。

【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密度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m′=++

=,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m=m0-m′==,量筒中酱油的体积:V=20 mL=3,酱油的密度:ρ===/cm3=1.05×/m3。

答案:21 1.05×103

8.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     。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又测出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      g。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    kg/m3。

【解析】测量大米密度的原理是ρ=,若把大米间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大米的体积偏大,从而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小;要准确测量大米的密度,关键是准确测量大米的体积,在这里采用的是排水法,即通过测量排开水的体积来测量大米的体积,则排开水的质量为m排=m1-(m2-m米)=-()=

,大米的体积为V米=V排===3,该大米的密度为ρ==

=/cm3=1.2×/m3。

答案:小 151 1.2×103

9.(2014·徐州中考)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在实验室中用

    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已知其中铜的质量为。如图所示,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40 mL水的量筒中,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以算出玉石的密度为   g/cm3(铜的密度为/cm3)。

【解析】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

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在实验室中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已知工艺品的质量m=;工艺品的体积V=70 mL-40 mL=30 mL=3;由ρ=可得,铜的体积V铜===3

玉石的质量m玉=m总-m铜==,玉石的体积V玉=V-V铜=33

=3,玉石的密度ρ===/cm3。

答案:天平 30 2.6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0.(10分)德化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  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   g/cm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瓷片的质量是++=。(3)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底部与26mL刻度线相平,所以瓷片的体积为40 mL-26 mL=14 mL=3。(4)ρ===/cm3。

(5)因为取出瓷片时,瓷片上会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瓷片的体积,由ρ=可知,测量结果偏小。

答案:(1)平衡螺母 (2)32 (3)14 (4)2.29 (5)偏小

11.(8分)(2014·呼和浩特中考)小芸同学想利用一台已经调好的天平、一只空杯和适量的水,测量妈妈刚买回来的面粉的密度,她的操作步骤如下,请填写出正确的操作和结果。

(1)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m1。

(2)空杯中装满面粉后,用天平测出杯和面粉的总质量m2。

(3)倒掉杯中的面粉,洗净杯后,杯中      ,用天平测出      

      。

(4)面粉的密度为    (用测出的量和水的密度ρ来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m1,空杯中装满面粉后,用天平测出杯和面粉的总质量m2,便可计算出一杯面粉的质量m=m2-m1;倒掉面粉,在杯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3,则一杯水的质量m水=m3-m1,则面粉的体积V=V水==;面粉的密度ρ′===·ρ。

答案:(3)装满水 杯和水的总质量m3 (4)·ρ

12.(12分)(2014·沈阳期末)老师讲了“物质的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对圣女果的密度很感兴趣,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值。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2)用天平测量圣女果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右盘的托盘上放置的是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圣女果的质量是    g。若小明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36 mL,再将圣女果浸没在量筒中如图丁所示,则测得它的体积为

    cm3,则圣女果的密度为    g/cm3(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3)如果小明做实验时,先将圣女果浸没在水中测出体积,没有用干布擦拭就马上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                       。

【解析】(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平时,指针偏右,即需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使得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为止。(2)圣女果的质量m=+=。由图可知将圣女果浸没在量筒中的总体积为42 mL,则圣女果的体积为V=V总-V水=42 mL-36 mL=6 mL,则圣女果的密度为ρ===/cm3。(3)如果小明做实验时,先将圣女果浸没在水中测出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圣女果的质量,这样圣女果上会沾有水,导致圣女果的质量变大,根据ρ=,体积准确时,质量偏大,测出的密度偏大。

答案:(1)左 (2)7.4 6 1.23 (3)偏大 先测量体积后会沾水使测量质量值偏大,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后密度值也偏大

【培优训练】

1.为了测出粉笔的密度,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先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一支粉笔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1。

(3)将粉笔用细线拴住慢慢放入水中,当粉笔完全浸没后,记下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V2。

(4)利用公式ρ=,求出粉笔的密度。

由于粉笔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要吸水,所以小明同学按以上实验方法测出的粉笔密度将比其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比较准确地测出粉笔的体积呢?请你帮小明同学提出一种改进实验的方法:                                。

【解析】本题考查测量易吸水的固体密度的方法。由于粉笔要吸水,从而造成粉笔和水的总体积V总会变小,则粉笔的体积V=V总-V水会变小,由于其质量不变,根据公式ρ=即可判断出测量出粉笔的密度会偏大。改进实验的方法:将粉笔研碎后放入量筒中,抹平上表面,读出其体积。

答案:偏大 将粉笔研碎后放入量筒中,抹平上表面,读出其体积

2.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 /m3,从氨中取得氮的密度是1.250 /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应用密度可以  

    物质。

小姬同学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水的密度。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    。

(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

(4)计算出水的密度ρ。

[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

(1)                               。

(2)                               。

[提出问题]

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cm3,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与论证]

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的认识和测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多数物质的密度是不相同的,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在实验中,用了广口的量杯而不是细而高的量筒,使测量结果不精确,误差较大;同时将水从烧杯中倒入量杯中时,烧杯中有液体残留,使液体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根据实验结果,对比冰和水的密度可知密度与状态有关。

答案:特性 鉴别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m2-m1

[评估](1)量杯的分度值太大 (2)烧杯中有液体残留

[分析与论证]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83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