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试卷化学同步试卷答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包含了多个单元测试、周测卷以及期末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广泛,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化学实验操作、化学计算等。题目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及实验探究题,旨在全面检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涵盖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溶解度、酸碱中和反应、化学计算等。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周测一

一、选择题

1 C 2 D 3 A 4D 5C 6D 7 D 8 B 9 A 10 C 11 A 12 B 13D 14B 15D 16D 17D18 D 19D 20D

二填空

9氟 氟 氟 (1)煤气是一种污染小的燃料,但一旦泄漏会引起中毒 (2)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但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10.向左移动 二氧化碳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周测二

一、选择题

1.B 2.C 3.C 4.C 5.C 6.D 7.B 8.B 9 B 10 A 11 A 12 D 13 C 14 C 15 D 16 C 17 A 18 A

二填空

1.水,抹布,水,碳酸氢钠溶液

2.水,硼酸,水,用手揉眼睛,浓酸,浓碱3.用湿抹布盖灭 4.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灯帽,用嘴吹灭

5.23.2%

6.在外面将矿泉水瓶中装满水,到实验室后把水倒出,擦干后盖紧瓶盖即可

7.(1)将容器内的氧气全部烧掉

(2)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且约占1/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无色 (或无味 不易容于水) 不支持燃烧

(4)①红磷的量不足 ②装置漏气 ( ③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观察读数)

8.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4 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着火点 空气中氧气约占1/5

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C A C C D B B D C D

A C B D A C D B C B

21(1)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法、用途

(2)结晶牛胰岛素、材料、纳米

(3)答案:①②③④

(4)略

22(1)答案:⑴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沸点,冷却至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

⑵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

(2)略

23 (

24

25(1)平底烧瓶 ;(2) 药匙

(3) 10 mL 量筒 (4) 集气瓶 (5)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26 表格2分 游码图略1分

周测三

一、选择题

C B C A B D B B C B

C C A D C C C A B C

二填空

1.无 无 大 不易 淡蓝 淡蓝色雪花状

2.比较 氧化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3.少量水 细沙 防止高温生成物炸裂瓶底

4.(略)

5.向水中供给氧气 可以溶于水 供给呼吸

6.(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氧气能支持燃烧

7.A--氧气 B--铁 C---四氧化三铁 D---二氧化碳

8.(1)不是 (2)木条复燃,并燃烧的更旺 (3)使用无氟冰箱

周测四

一、选择题

D C C D B A C B B D B B D C A

二填空

1.(1)试管口没有放棉花球 (2)未在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 (3)管壁有水或管口未向下倾斜或结束时先灭酒精灯后去导管等 (4)试管破裂 (5)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2、(1)D (2)A (3)E (4)B (5)C (6)F

3、(1) ①铁架台 ②分液漏斗 ③水槽

(2)A; C或D;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③④⑤①②⑦⑥; 水槽中的冷水会倒流到热的试管中,使试管骤冷而破裂

(3)双氧水; 催化剂; D;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便于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或便于控制反应速率或便于节约液体药品等)

(4)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碳酸钙 + 稀盐酸 → 氯化钙 +水 + 二氧化碳

(5)A; C或E

4、

周测五

一、选择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 ①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或化石燃料的燃烧); 氧气

(2)①②③ (3)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2、(1)A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剂

(3)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 H2O

3、(1)①长颈漏斗 ②集气瓶

(2)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CaCO3 + HCl → CaCl2 + H2O + CO2

(3)右II ;便于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或便于控制反应速率或便于节约液体药品等)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不能;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5)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6)氧气(或O2); 双氧水

周测六

一、选择题

B A D C C C D D A D D C D C C C C B B

二、填空与简答

1、(1)AD (2)过滤; 吸附; 物理 (3)肥皂水 (4)加热煮沸(或暴晒) (5)AC

2、(1)铁架台; 普通漏斗 (2)吸附(或净水); 引流 (3)低于; 滤液溅出

(4)混合物;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5)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注滤液的烧杯不洁)

三、实验与探究

3、(1)正; 负 (2)带火星木条复燃; 氧气; 安静燃烧; 淡蓝色; 氢气; 1:2

(3)水 氢气 + 氧气;分解;氢元素;氧元素

4、(1)混合物 (2)①②④ (3)极度缺水 用洗菜水冲洗厕所、使用节水龙头等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卷

一、选择题

二、填空与简答

1. d c e g b a f

2.(1)取样,加热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食盐水,没有的是蒸馏水(或口尝等)

(2)取样,加白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碱面,没有的是食盐

3.变浑浊,向左移动

4.向着手掌心, 向上, 灯帽盖灭

5.(1)A、C或D (2)B、C (3)E 长颈漏斗没有伸到液面以下

6.化学 0。036% 人密集的地方,空气流动差的地方,二氧化碳浓度高

通风换气

7.(1)B同学 (2)B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气体作用的结果,而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的作用的结果

周测卷(七)

一、选择题

B C, C, B, C, D, A, C, A, A C C B D B

二、填空题

1、运动的 加快 增大 变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小于 分子间有间隙

3、气体的颜色变深了 分子间有间隔

4、(1)分子 原子 离子 (2)原子 (3)原子核(质子,中子) 电子 (4)电子 阴离子 (5)原子 分子 中子 (6)电子

5、二氧化碳分子 铁原子 氯离子 钠离子 氧分子

6、⑵α粒子通过原子内、原子间空隙   ⑶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核而被弹回

7、液体 固体 越快 C

三、计算题

⑴71,⑵87,⑶222,⑷88

周测卷(八)

一、选择题

一、1、D  2、B  3、B  4、C  5、B  6、B  7、C  8、A

9、C 10、D 11、B 12、D 13、D  14、B  15、D  16、B  17、A

二、填空题

1、略

2、略

3、①④⑤⑥  ②③

4、(2)(4) (1)(5) (3)(6)(7)(8) (6)(7)

5、⑴铁元素  ⑵一个铁原子  ⑶化学

6、5  54

7、N  O  Al  H  O

8、⑴碘  ⑵锌  ⑶铁  ⑷钙

9、⑴-D  ⑵-B  ⑶-C  ⑷-A  ⑸-E

10、水雾   氢   石灰水混浊   碳 11、碳氢   氧

周测卷(九)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B 6、B  7、c  8、C  9、D  10、C  11、C  12、C 13、D  14、C  15、B  16、B  17、B 18、C

19、C  20、B

二、填空题

1、略 2、4  50

3、Na+  SO42-  Mg2+  NH4+  OH-  O2-         

4、略

5、①4  +3  Y2O3   ②CO2

6、1  +3  +2

7、16:11  11:16

8、①71:2  1:16 ②Cl2、CO2、O2、N2、H2    H2、N2、O2 、CO2、Cl2

9、4  24  151      

10、424.2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一、选择题

B D B B C A C C D D C A D C B

二、填空题

1.(1)D (2)C (3)F (4)B (5)E (6)A

2.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3.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单质、化合物。

4.(1)P,2N2,3Fe2+ ,MgO, Cl—, H2O (2)Al, O,Ca

5.SiO2 氯化钙 K2SO4 Fe2O3 氯化亚铁 Mg(NO3)2 NaOH

6.C,ABC,DE,ABCDE,FG。

7.(1)= ,= (2)< (3)= (4)> (5)=

8.A是O,B是N,C是S,SO2,CO和NO2

9.(1)钠,失,非金属,氯(Cl)。

(2)每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每一纵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等。

三、计算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80

(2)N的质量:H的质量:O的质量=7:1:12

(3)35%

(4)750g

(5)98%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D 2.D 3.A 4.D 5.A 6.A 7.C 8.A 9.C 10.B

11.C 12. D 13.D 14.D 15.D

二、填空题

1.(5分)(1)2S (2)3CO (3)CaCl2 (4) Na+ (5)NH3

2.(6分)(1)镁+氧气→氧化镁 (2)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1)(2)、(3)、(1)(2)

3.(4分) H2 O2 在空气中可支持燃烧 可供给呼吸 (合理答案即可)

4.(4分)(1)D (2)肥皂水(3)氢气 带火星的木条

5.(3分)(1)Na, 7 (2)金属

6.(8分)(1)酒精灯、试管

(2)A和C或D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集气瓶口

(3)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 过早收集,没等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

7.(5分)(1)镊子,稀盐酸;(2)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3)c a b d e;d

8.

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落下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⑵①氧气不纯;②铁丝没有除锈;③没有用火柴引燃;

9.⑴排水法。⑵氧气。⑶二氧化碳。⑷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10.⑴1/10。 ⑵MnO2 与KClO3 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

⑶质量分数。 ⑷不是。

11.⑴高锰酸钾会发生反应生成氧气等新物质。

⑵反应后高锰酸钾没有了,质量、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⑶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三、实验与探究

1.⑴B。⑵A。⑶D。⑷C。

2.

(2)对比(或对照等);

(3)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没变)(2分)

四、计算题

23.(5分)(1)5 (2)54 (3)16.45%

周测卷(十)

一、项选择

1、D 2、D 3、C 4、A 5、A 6、D 7、B 8、D 9、D 10、C

11、B 12、C 13、B 14、B 15、C

二、填空题

1.B D

2.(1)盖上锅盖

(2)用湿的抹布盖灭

(3)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3.活塞压到一定位置后,白磷燃烧起来,发出大量白烟;4;因压缩做功导致空气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着火点后引起白磷燃烧。

4.方法一: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是氧气。

方法二: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下,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三:各放入一只小白鼠,能存活的是氧气,不能存活的是二氧化碳。(其它合理答案也行)

5、B 6、AC 7、略 8、略

周测卷(十一)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B 6.B 7.A 8.D 9.A 10、C 11、B

12、C 13、A D 15.B,16.B,17.A,18.B,

二.填空题

1.质量总和,质量总和,种类,数目。

2.蓝色,平衡。

3.蓝色,无色,蓝色,红色,银白色。

4.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定量实验,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5.(1)在小试管中有其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天平仍平衡

(2)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防止瓶中的气压过大使瓶塞蹦出

(3)作为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容器;使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反应前能分离开来,便于控制反应

6、错误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7、大于 砝码生锈后质量变大

周测卷(十二)

1.C, 2.D, 3.D, 4.D, 5.A,6.D,7.D,8.B,9.D,10.C,11.D,12.B,13.A,14.B,15.A, 16.C。

二.填空题

1、①2KMnO4K2MnO4+MnO2+O2↑ 21H30O2+55O242CO2+30H2O 2、CO2 3、N2O4 4、2CO+2NON2+2CO2 5、①2H2+O22H2O ②4P+5O22P2O5

三、计算题

1.(1),(2).

2、思路分析: 本题是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已知条件是氯化镁的质量,隐含条件是氯化镁、镁、氯气之间的质量关系

解:能生产镁的质量是x,同时能得到氯气y ( 设未知量)

MgCl2 = Mg+Cl2↑ ( 写方程式)

95 24 71(找相关物质质量比)

10t l,不应是100 ml(4)氢氧化钠不应在量筒内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

20.⑴①广口瓶塞放反了(或瓶塞放反了);②砝码和药品放反了

⑵[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回答]

计算错误如:①水算多了;②氯化钠算少了;

称量氯化钠操作错误如:③天平读数有误;④氯化钠和砝码放反了;⑤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⑥天平未调零等;

用量筒量取水时错误如:⑦水量多了(或量取水读数时仰视);⑧氯化钠中混有杂

质;⑨烧杯中有水等。

21.(1)1840g,1803.2g; 4.6L ; 6.44kg

22.(1)加入溶质54.5g或蒸发水66.7g(2)加入水400g

(3)加入60g溶质同时蒸发60g水

23.11.0%

24. (1)44.4% (2)32.7% (3)63.5g

周测卷(十八)

一、选择题

1.B 2.C 3.D 4.B 5.D 6.C 7.D 8.C 9.B 10.D 11.B 12.D

13.C 14.C 15.B 16.C 17.B 18.B 19.C

二、填空题

1.溶质和溶剂 油脂易溶解在汽油中 2.(1)不变(2)不变 增加(3)减少 减少3.(1)t℃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2)t℃以上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4.(1)氧化(2)催化(3)结晶(4)乳化

5.(1)30g 23% (2)大

6.(1)a g 相等 (2)蒸发溶剂 (3)A

三、计算题

有氯化铵晶体析出。析出晶体20 g

第六章 溶解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B 6.C 7.C 8.A 9.D 10.B 11.B 12.B 13.A 14.D 15.C

二、填空题

1.①、②;③ ;④ ;⑤ 。

2.(1)a g 相等; (2)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3)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降温。 ⑷ A

3.(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结晶

4.(1)饱和溶液既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2)Ⅲ 加入NaCl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 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 (3)1105.7

三、实验题

(1)合理答案均可

(2)①氢氧化钠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②A B

四、计算题

33.6%

周测卷(十九)

一、选择题

⒈C ⒉A ⒊C ⒋B ⒌D 6.C 7.D 8.B 9.D 10.A 11.c 12.B 13.B 14.C 15.D

二、填空题

1.⑴> pH试纸测定 ⑵食醋 ⑶蓝 ⑷紫色石蕊试液

2. D C

3.(1)大红花、因为其它两种在酸、碱、中性溶液中呈现相同的颜色;(2)粉红、绿、橙、绿

4、B A C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5.无色酚酞试液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字先变紫色,喷氢氧化钠后变成蓝色,再喷盐酸字色变化为“蓝→紫→红”

6.(1) 万寿菊 (2)橙色

周测卷(二十)

一、选择题⒈B ⒉C ⒊A ⒋A ⒌C ⒍C 7.D 8.B 9.C 10. D 11.B 12.A 13.D 14.C

二、填空题

1.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有气泡冒出 Fe+H2SO4==FeSO4+H2↑

2.⑴CaO+2HCl==CaCl2+H2O ⑵Ca(OH)2+2HCl==CaCl2+2H2O ⑶CaCO3+2HCl==CaCl2+H2O+CO2↑

3.甲、乙 铁 4.略 5.①观察呈油状粘稠的为浓硫酸 ②用玻璃棒蘸取在纸上写字,字迹变黑的为浓硫酸 ③称其质量,质量大的为浓硫酸 等 6.小于、(1)加入一定量的水;(2)适量的锌、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其它合理答案即可) 7.稀盐酸、石灰水

三、计算题

⑴14.6% ⑵ 21%

周测卷(二十一)

一、选择题

1.B ⒉C ⒊D ⒋C⒌D 6.D 7.B 8.C 9.D 10.B 11.D 12.D 13.D 14.A 15.A 16.B

二、填空题

1.表面变潮湿 发热 滑腻 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

2.蓝色沉淀生成 CuSO4+2NaOH==Cu(OH)2↓+Na2SO4 波尔多

3. CO2+Ca(OH)2==CaCO3↓+H2O 4.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5.⑴CaO+H2O==Ca(OH)2 ⑵腐蚀 6.⑴反应放出氢气、氯化氢气体逸出、反应放热导致水分蒸发 ⑵① ⑶a.曲线②盐酸浓度较大,反应速率较快,所以曲线下降较快 b. 曲线②盐酸浓度较大,逸出的氯化氢气体多,所以最后位置较低 ⑷A

7. 石灰水 Ca(OH)2+CO2=CaCO3↓+H2O 氢氧化钠

8、.⑴澄清石灰水倒流使溶液变浑 ⑵不能;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

三、计算题

⑴3.3% ⑵16.7mL

周测卷(二十二)

一、选择题

⒈ D ⒉ C ⒊ C ⒋ A ⒌ C ⒍ B ⒎ A ⒏ D ⒐ D ⒑ C11. C 12.AC 13. C 14.A 15.C

二、填空题

1. 红 变为无色 2.⑴ 变蓝色 CuSO4+5H2O== CuSO4·5H2O ⑵固体氢氧化钠 无水硫酸铜 CuSO4粉末都没有变蓝色 固体氢氧化钠与无水醋酸中没有水 ⑶ 变蓝色

3.⑴ Al(OH)3+3HCl==AlCl3+3H2O ⑵ Fe+CuSO4==FeSO4+Cu ⑶ Fe2O3+3H2SO4== Fe2(SO4)3 ⑷ Fe+H2SO4==FeSO4+H2↑ 2H2+O2点燃2H2O ⑸ Mg(OH)2+2HCl==MgCl2+2H2O

4. ⑴复分解 ⑵ H2O

5.⑴ ①②④ ⑵ MgO+2HCl==MgCl2+H2O 6. 铜、碳等 Fe2+ Fe、Zn ZnSO4

7.①.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②.2FeCl3+Mg==2FeCl2+MgCl2 ③.铁粉 FeCl2+Mg==Fe+MgCl2 用磁铁吸引

周测卷(二十三)

一、选择题

⒈ B ⒉ D ⒊ D ⒋ B ⒌ C ⒍ B ⒎ B ⒏ B ⒐ C ⒑ B ⒒ D ⒓ B ⒔ C 14. B 15.D

二、填空题

1.⑴有机物 ⑵ CaCO3 ⑶ C

2.⑴ C ⑵ 蒸馏时盐酸中的HCl蒸气会混入酒精中 ⑶溶解铁制品表面的的铁锈

3.[解决问题]

[继续探究]50.0克 [发现问题] 盐酸挥发

4⑴①易溶于水 ②受热或与碱性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反应变质 等 ⑵溶解、过滤、蒸发⑶正确 不合理 草木灰显碱性,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5、(1)酸 因为土壤酸性较强时,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率低 (2)5.7--7 (pH下限允许误差±O.2) (3)6—7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测试题

一、选择题

D A D C B A C C B A C A D B D

二、填空题

1.⑤ ① ② ④ ⑧ ⑦ ⑥ ③

2.(1)Na2CO3溶液 (2)CO2 (3)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该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均给分)

3.盐 红 碱 >

(1)C

(2)增大食盐和水的接触面积,加快食盐溶解,进而加快反应速率。(答到“增大接触面”、“加快溶解”、“加快反应”、“使反应充分进行”等关键词之一即得分)

(3)NH4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答出两句之一即得分)。    氮(肥)。

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氧化铜  氧化铜  碳

2.[进行实验]

[反思] 不能。上述实验只证明“鱼脑石”中CO32-的存在,没有证明Ca2+的存在(或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碳酸钙。

四、计算题(每空1分,计算6分,共9分)

(1)碱;酸 (2)碱溶液的红色刚好褪去

(3)消耗掉的H2SO4质量:24.5 mL X 1.Og/mL=24.5 g

消耗掉的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4.5 g X 4.5% =1.10 g

解:设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2NaOH+H2SO4 == Na2SO4+2H2O

x=0.O36(即3.6%)

答: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

期中考试测试题

31、 (1) t1 ;(2) 25; 20%;125;(3)B

32、(1)NaOH (2)2Na+2 HCl =2NaCl++ H2↑   (3)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4)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5) 搅拌

33、(1)金属活动性 (2)K2SO4+ BaCl2= BaSO4↓+ 2KCI (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3)酸 碱(顺序可调换) (4)Fe+H2SO4=FeSO4+H2↑ H2SO4 + FeO=FeSO4 +H2O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4、(1)过滤 冷却结晶或结晶 Mg(OH)2、Fe(OH)3

(2)①中和废液中的酸 ②使废液中的镁、铁充分沉淀

(①②的回答顺序调换或①②的答案写在同一条线上均给分)

2HCl+Ca(OH)2=CaCl2+2H2O或MgCl2+ Ca(OH)2=Mg(OH)2↓+CaCl2

或2FeCl3 +3Ca(OH)2=2Fe(OH)3↓+3CaCl2

35、【实验推断】

(1)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气泡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3)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继续探究】白色沉淀;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结论】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探究启示】立即盖好瓶盖

【拓展迁移】Cl- 、 Na+ ; Ca2+ + CO32- = CaCO3↓

36、解:(1) 设硫酸的质量为X

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98 233

(CO2)=12g÷=44g

答:通过呼吸作用后会产生CO2的质量是44g。

周测卷(二十五)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6、聚氯乙烯塑料,羊毛布料,尼龙布料。 17、N P 18、⑴ 增强 ⑵ 2H2SO3+O2 2H2SO4

三、 19、⑴活塞 ⑵ 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⑶ 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静置片刻,液面不下降 ⑷ 长颈漏斗 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 产生大量气泡 压强增大 长颈漏斗 脱离接触 ⑸ 尖锐的爆鸣声 没有将发生装置中原来有的空气排尽 ⑹ CO2 石灰石(或大理石) 稀盐酸 ⑺ B D

四、20、需要氢氧化钙308kg 21、3和4,4.4,80%

第九单 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

16、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 可吸入颗粒

17、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8、(1)光合 O2 (2)CaCO3═══CaO+CO2↑ 8H18+ 25O2 ═══ 16CO2+ 18H2O

(3) C2H4 (4) ①③

19、B 白天汽车较多,产生CO多;晚上,车流量减少,产生CO少。

汽车尾气净化后排放;上下班尽可能骑自行车(或电动车、乘坐公共汽车)

20、聚乙烯 点燃之,若燃烧时无烟无气味则为聚乙烯 ;

若燃烧时有烧毛发的焦糊味,灰烬用手指一压就变成粉末,则为羊毛制品;

21、(1)乱丢弃废弃塑料袋——白色污染

(2)农业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水污染

(3)乱扔电池——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4)燃烧含硫的煤——大气污染

22、 -1价 解:(1)设需需要氢化锂x,反应生成LiOH y

LiH + H2O══LiOH + H2↑

24 2

·10% m =

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①4MnO42- ②5H2 ③Al2O3 ④H2SO4 ⑤C ⑥FeCl2和HCl

22、B、E、D、A、C、F

23、B、C、A、D

24、Mg 1.2g (或Mg(OH)2 2.9g)

25、①a、C3H8+5O2=====4H2O+3CO2 b、C3N3(OH)3=====3HNCO 8、8、4

c、节约水资源

②a、9∶13∶1 b、52.8 ③a、MgCO3

三、综合探究

26、⑴O2 2KMnO4====K2MnO4+MnO2+O2↑ ⑵2H2O2=====2H2O+O2↑

⑶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制得的气体不纯 2Al+6HCl==2AlCl3+3H2↑ <

⑷做催化剂 ①催化剂相同时,H2O2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快;

②H2O2溶液的浓度相同时,用MnO2做催化剂反应更快。

⑸①实验一:将旧电池中的锌皮放入除垢净中,产生气体且气体可燃;

实验二:将生锈的铁钉放入除垢净中,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

②盐酸 硫酸与水垢反应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继续进行,而盐酸不会。

③注意安全,不能沾到皮肤或衣服上。

四、计算题

27、(6分)

(1)Cu-Zn

(2)解:设32.5g合金中含Cu的质量为X,依题意有

Zn + 2 HCl ==== ZnCl2 + H2↑

65 2

(32.5-X) 0.4g

65 :2 == (32.5-X) :0.4g

解得:X == 19.5 g

∴铜的质量分数==×100% == 60%

答: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0%。

28、解;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依题意知产生CO2的质量为33.2g+130g-150g=13.2g。则: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117 44

x y 13.2g

x=31.8g

y=

原样品中含NaCl 33.2g-31.8g=1.4g

答:该纯碱样品中Na2CO3为31.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3%。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62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