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数学

九年级数学上12月月考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九年级数学12月检测试卷涵盖了多个数学领域的内容,包括几何、函数、三角形相似性、圆锥与扇形等。试卷共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类型,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性质、函数图像变换、三角形相似与全等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数学12月检测试卷

请同学们注意:

1、考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祝同学们取得成功!

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OBC=40°,则∠A等于( ▲ )

A.30° B.40° C.50° D.60°

若当时,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值相等,则与的比是( ▲ )。

A.9:1 B.3:1 C.1:3 D.1:9

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新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 )。

A. B.

C. D.

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若OA:OC=OB:OD,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①与②相似 B.①与③相似 C.①与④相似 D.②与④相似

平面有4个点,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但有3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过其中3个点作圆,可以作的圆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已知点P是线段AB的一个黄金分割点(AP>PB),则PB:AB的值为(▲) W w .

A. B. C. D.

7、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且∠ACD=∠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若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公共点在第三象限,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9、如图,AB是⊙O的直径,弦AC,BC的长分别为4和6,∠ACB的平分线交⊙O于D,则CD的长为( ▲ )

A. B. C. D.

10、如图,直线与双曲线交于点A。将直线向右平移6个单位后,与双曲线交于点B,与轴交于点C,若,则的值为( ▲ )

  A.12  B. C.18  D.24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已知,则的值为 ▲

如图,在⊙O中,∠D=70°,∠ACB=50°,则∠BAC= ▲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E为O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于点F,则DF:FC= ▲ ;S△DEF:S四边形EFCB= ▲ 。

如图,在矩形ABCD中,截去一个正方形ABEF后,使剩下的矩形对开后与原矩形相似,那么原矩形中AD:AB= ▲

△ABC中,BC=18,AC=12,AB=9,D,E是直线AB,AC上的点。若由A,D,E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AE=AC,则DB的长为 ▲ ;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比较下列大小:

①abc ▲ 0;②4a+2b+c ▲ 0;③2c ▲ 3b;④a+b ▲ m(an+b).

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小题,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本题满分6分)

正方形网格中,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三个顶点都在网格格点上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小华已在左边的正方形网格中作出一个格点三角形。请你在其他两个正方形网格中各画出一个不同的格点三角形,使得三个网格中的格点三角形都相似(不包括全等).

(本题满分8分)

已知点P(1,-2a)在二次函数y=ax2+6的图象上,并且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1)求此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1,4)是否同时在(1)中的两个函数图象上?

(本题满分8分)

如图是一个圆锥与其侧面展开图,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母线长是6.

(1)求这个圆锥的高和其侧面展开图中∠ABC的度数;

(2)如果A是底面圆周上一点,从点A拉一根绳子绕圆锥侧面一圈再回到A点,求这根绳子的最短长度.

(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在扇形OAB中,∠AOB=90°,半径OA=6.将扇形OAB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点O恰好落在弧AB上点D处,折痕交OA于点C,求整个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本题满分10分)

当a>0且x>0时,因为,所以,从而(当x=时取等号).记函数,由上述结论可知:当x=时,该函数有最小值为2

(1)已知函数y1=x(x>0)与函数,则当x= 时,y1+y2取得最小值为

(2)已知函数y1=x+1(x>-1)与函数y2=(x+1)2+4(x>−1),求的最小值,并指出取得该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值.

22、(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9,BC=12,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连结PQ.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两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 ,PD= ;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的速度;

(本题满分12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1,n).

(1)求a,p,q,m,n的值; (2)要使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在直线的一侧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t的最大值; (3)记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B,以AB为边构造矩形ABCD,边CD与函数相交,且直线AB与CD的距离为,求出点D,C的坐标.

参考答案

一、仔细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认真填一填(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12.20°

13.1:2,1:11 14.

15. 16. <,>,<,≥;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小题,共66分)

17.(本小题满分6分)

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本小题满分8分)

解:(1)∵点P(1,)在二次函数y=ax2+6的图象上, ∴=a+6, a=-2. ∴点P为(1,4),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2x2+6. 点P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为(1,-4), ∴k=-4,所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点(-1,4)既在y=-2x2+6图象上,也在y=-图象上.

(本小题满分8分)

解:(1)圆锥的高==, 底面圆的周长等于:2π×2=, 解得:n=120°; (2)连结AC,过B作BD⊥AC于D,则∠ABD=60°. 由AB=6,可求得BD=3, ∴AD═, AC=2AD=, 即这根绳子的最短长度是.

20.(本小题满分10分)

解:连接OD.

根据折叠的性质,CD=CO,BD=BO,∠DBC=∠OBC,

∴OB=OD=BD,

即△OBD是等边三角形,w W w .

∴∠DBO=60°,

∴∠CBO=∠DBO=30°,

∵∠AOB=90°,

∴OC=OB•tan∠CBO=6×=2,

∴S△BDC=S△OBC=×OB×OC=×6×2=6,S扇形AOB=π×62=9π,=π×6=3π,

∴整个阴影部分的周长为:AC+CD+BD+=AC+OC+OB+=OA+OB+=6+6+3π=12+3π;

整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扇形AOB﹣S△BDC﹣S△OBC=9π﹣6﹣6=9π﹣12.

(本小题满分10分)

解:(1)1, 2

(2)∵

∴有最小值为,

当,即时取得该最小值

所以,的最小值为4,相应的x的值为1.

(本小题满分12分)

解:(1)QB=12-2t,PD=t。

∵PD∥BC,当PD=BQ时四边形PDBQ为平行四边形,

即12-2t=t,解得:t=(秒)(或t=3.6秒)

∴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平行四边形。

∵t=3.6时,BQ=PD=t=4.8,由△ABC∽△ADP,∴AD=t=6,BD=15-6=9,

∴BD≠PD,∴不存在t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

设点Q的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

则,,

要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则

当时,即,解得:

当,时,即,解得:

∴当点Q的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时,经过秒,四边形PDBQ是菱形

23.(本小题满分12分)

解:(1),顶点坐标(﹣2,q﹣2)

(或用顶点坐标公式)

∴,p=3,q=6,

把x=1,y=n代入得n=12;

把x=1,y=12代入得m=12;w W w .

(2)∵反比例函数在图象所在的每一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而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3

要使二次函数满足上述条件,x≤﹣3

∴t的最大值为﹣3;

(3)如图,过点A作直线l∥x轴,作DF⊥l于F,BE⊥l于E.

∵点B的坐标为(﹣3,4),A(1,12)

∴AE=4,BE=8

∵BE⊥l,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AD=90°,

∴∠EAB+∠FAD=90°

∵BE⊥l于E,

∴∠EAB+∠EBA=90°

∴∠FAD=∠EBA

∴Rt△EBA∽Rt△FAD

又∵AD=,

∴FD=1 w ww.

同理:AF=2

∴点D的坐标为(3,11)

同理可求点C(﹣1,3).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589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