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数学

第一章证明(二)单元测试题(A)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初中数学几何部分的知识点,包括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题目类型多样,有填空题、选择题以及解答题,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了初中几何中的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及折叠问题等多个知识点。通过这些题目,可以检验学生对于几何图形性质的理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证明(二)单元测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如图,AD=BC,AC=BD AC与BD相交于O点,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对.

2、如图,在△ABC和△DEF中,∠A=∠D,AC=DF,若根据

“ASA”说明△ABC≌△DEF,则应添加条件 = .

或 ∥ .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那么,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45°,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

5、命题“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钝角,则其余两个内角一定是锐角”的逆命题是

.

6、如图,在梯形ABCD中,∠C=90°,M是BC的中点,

DM平分∠ADC,∠CMD=35°,则∠MAB是

7、如图,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一只蚂蚁欲从A点处沿正方体侧

面到B点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 .

8、在Rt△ABC中,∠ACB=90°,AB=, 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

于D,则CD= .

9、如图 (1)中,ABCD是一张正方形纸片,E,F分

别为AB,CD的中点,沿过点D的折痕将A角翻折,使得

点A落在(2)中EF上,折痕交AE于点G,那么

∠ADG= .

10、如图,在Rt△ABC中,AD平分∠BAC,AC=BC,

∠C=Rt∠,那么,的值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ABC和△DEF中,已知AC=DF,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的条件是( )

A、∠A=∠D B、∠C=∠F C、∠B=∠E D、∠C=∠D

12、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两条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B、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两个内角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这个三角形的一边,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13、如图,已知AB=AC,BE=CE,D是AE上的一点,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1=∠2 B、AD=DE

C、BD=CD D、∠BDE=∠CDE

14、如图,已知AC和BD相交于O点,AD∥BC,AD=BC,过O

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E、F,则下列结论:①OA=OC

②OE=OF ③AE=CF ④OB=OD,其中成立的个数是( )

A、1 B、、3 D、4

1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一条边的长是5,则其他两边的长是( )

A、5,8 B、6.5,、5,8或6.5,6.5 D、8,6.5

16、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 ; B、6, 7, 8;

C、12, 25, 27; D、

17、如图,AC=AD BC=BD,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ABC=∠CAB B、OA=OB C、∠ACD=∠BDC D、AB⊥CD

18、如图,△ABC中,∠A=30°,∠C=90°AB的垂直平分线

交AC于D点,交AB于E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D=DB B、DE=DC

C、BC=AE D、AD=BC

三、解答题(共42分)

19.(6分)尺规作图:

已知:线段a及角。

求作:等腰三角形ABC,使顶角,腰长为a(保留作图痕迹,写作法,但不要求证明)。

20.(8分)若α为锐角,且2cos2α+7sinα-5=0,求α的度数.

21.(8分)如图,一架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那么梯足将向外移多少米?

22.(10分)折叠矩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折叠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得折痕DG,如图所示,若AB=2,BC=1,求AG的长.

23.(10分) 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中线,。

求证:

四、综合探索题(共24分)

24. (12分)已知:如图,点A在DE上,,,,,垂足分别为、。求证:。

25.(12分)如图,△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

求证:(1)AD⊥EF ;

(2)当有一点G从点D向A运动时,DE⊥AB于E,

DF⊥AC于F,此时上面结论是否成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三;2、∠ACB=∠DFE,AB∥DE;3、4cm2 ;4、90°;5、如果两个内角是锐角,那么另一个内角是钝角;6、35°; 7、;8、4cm;

9、15°.10.

二、选择题 11、C 12、C 13、B 14、D 15、C 16、D 17、D 18、D

三、解答题

19.略

20.解:原方程可化为2(1-sin2α)+7 sinα-5=0.

整理,得2 sin2α-7 sinα+3=0,即(sinα-3)(2 sinα-1)=0.

解得sinα=或sinα=3(舍去),∴α=30°.

21.

22.解:过G作GA′⊥DB垂足为A′,则△DAG≌△DA′G,AG=A′G

DA′=DA=BC=1,设AG=x,则A′G=x

DB===

A′B=DB-DA′=-1

BG=AB-AG=2-x,在Rt△BGA′中x2+(-1)2=(2-x)2,解得AG=x=.

23. 提示:作AD延长线使,连结

∵ D是BC中点 ∴ ∵

∴ ∴

在中, ∴

24. 提示:证 可得:

∵ ∴

25. 先证△AED≌△AFD 得AE=AF ∠EAD=∠FAD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 AD⊥EF

(或 证AE=AF DE=DF 得A点在EF的中垂线上,D点在EF的中垂线上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05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