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第26课 醉翁亭记复习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进行考察,涵盖了生字词的读音、词义、成语解释、句子翻译以及文章的理解和赏析。试卷旨在检测学生对课文的全面掌握程度,包括对文本内容、情感表达以及写作手法的理解。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重点考察了《醉翁亭记》中的生字词读音、词义理解、成语解释、句子翻译以及文章的写景手法和思想感情。通过这些题目,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滁州( )  林壑( ) 蔚然( ) 琅琊( )

辄( )   暝( ) 晦明( ) 伛偻( )

酒洌( )  山肴( ) 野蔌( ) 觥筹( )

阴翳( )  城阙( ) 绮户( ) 踌蹰( )   

二、掌握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 蔚然而深秀者( ) ② 环滁皆山也( )

③佳木秀而繁阴( ) ④ 蔚然而深秀者( )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⑥ 若夫霪雨霏霏( )

⑦野芳发而幽香( ) ⑧太守谓谁( )

⑨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⑩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 ⑾日出而林霏开( ) ⑿云归而岩穴暝( ) ⒀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⒁ 吾谁与归( ) ⒂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⒃朝而往暮而归( ) ⒄太守之乐其乐也 ( ) ⒅而不知人之乐(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四、掌握出自《醉翁亭记》中的几个成语

1、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2、 :本来是写自然景色,后转用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

3、 :比喻事情有所转机。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醉翁亭记》中写景的方式有哪些?文中的写景有什么作用?

 2、《醉翁亭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它与《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两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P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6、概括本文的主旨。

7、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 |

8、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

10、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

11、如果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的主线,这个字应该是:

1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参考答案

一、滁州(chú) 林壑(hè) 蔚然(wèi) 琅琊(láng yá)

辄(zhé)  暝(míng) 晦明(huì) 伛偻(yǔ lǚ)

酒洌(liè)  山 肴(yáo) 野蔌(sù) 觥筹(gōng)

阴翳(yì)  城阙(què) 绮户(qǐ) 踌蹰(chóu chú)

二、①(秀丽,形容词)

②(环绕)

③(发荣滋长,动词)

④(幽深)

⑤(雾气)

⑥(雨或雪的繁密的样子)

⑦(开放)

⑧(为,是)

⑨(情趣)

⑩(跟从) ⑾(散开,散尽)

⑿(聚拢,归集) ⒀(回家)

⒁(归依) ⑸ (表承接关系)

⒃(表修饰关系) ⒄(以为……乐趣,动词)

⒅(表转折关系)

三、1、它西南方向的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2、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的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3、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水景色中啊!

4、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中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

5、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四、1、醉翁之意不在酒

2、水落石出

3、峰回路转

五、1、(1) 文中的写景有自远而近的描写,也有从早到晚、自春至冬的描写,也有由外而内的描写,也有山间夕照的全景描写。

(2) 文中的写景主要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也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也寄托了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2、(1)《醉翁亭记》一文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民同乐)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愁怀的复杂感情。

(2)《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相同方面:《醉翁亭记》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岳阳楼记》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

两者的不同点是:《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3、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9

5、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的句子)

7、环滁皆山也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495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