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语文A(3)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九年级语文的基础知识、古诗积累、作文修改、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以及议论文阅读等多个方面。题目设计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古诗文的积累、名著的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考察了学生的古诗文积累、名著阅读理解、作文修改技巧以及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知识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赏析、名著阅读、作文修改和现代文及文言文阅读理解。

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语文A(3)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或加点字注音(2分)

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箱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yáo( )、bīn( )纷多彩的民俗节日、身后的人文积淀( )和亘( )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伴随着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出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

2、古诗积累(6分)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 (《秋词》 刘禹锡)

② ,一览众山小 。(《望 岳 》 杜甫)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李白)

⑤《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中与这句话语意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3、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有四处表述不当,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符号加以修改。(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①在生活中,“跌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不爬起来。②整天抚摩着伤痕,一味地消沉叹息,不思进取,在碌碌无为中慨叹时间流逝,光阴白白地过去,那是无志之徒、无能之辈!③真正的勇士是倒下又能够顽强地爬起来的,是能知耻而后勇的。④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为发明电灯,造福人类,曾做过数以千次,但都失败了。⑤甚至,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他以百折不挠的意志研制成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⑥张海迪高位截瘫,仍然克服困难,用功学习,取得了惊人的成绩。⑦由此可见,荣誉的桂冠从来是用荆棘编成的,只有不畏艰难,不怕“跌跤”,才能有所成就,才能使自己的灿烂的生命放射出光芒。

4、名著阅读(6分)

①他饱受生活的磨难,却说:“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他遭受失聪的打击,却谱写出“英雄”的乐章。他就是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中的人物 。

②《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_________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来到_________(国名)。

③“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 。

④《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死后,祥子接着到谁家去拉包月?( )

A先生 B先生 C先生 D刘四爷

⑤一部《水浒》,凸显一个“义”字,在众好汉眼里,“义”高于一切,请列举《水浒》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义”的两个故事。

5、综合性学习。(4分)

请你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学校图书馆的现状。(2分)

【材料一】

①我校图书馆经过10多年的建设,目前共有纸质图书三万余册,包括文学、历史、科技、教育、外语、计算机等类别,纸本期刊杂志60余种,藏书总量在同类校中名列前茅;图书馆除了收藏有印刷型书籍和期刊以外,还有中外经典影片、音乐唱片、教学录像等音像资料。

【材料二】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

7、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1题(11分)

(一)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二)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②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③腰白玉之环( ) ④凡得学者( )

9、翻译句子。(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10、选段(一)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1、你从他们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12-15题。(8分)

酸碱食品与健康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②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③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品”,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④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⑥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如果成酸元素过多,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⑦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况,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使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告诉了我们酸碱食品与健康有什么关系?(2分)

13、阅读文章②③段,给“碱性食品”或“酸性食品”下一个定义。(任选其一)(2分)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选一词作答即可)(2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

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

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给现代人在饮食习惯方面提一些良好的建议。(注意说明理由,不超过50字)(2分)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四)、阅读《父亲不写信》,完成16-21题。(17分)

   ① 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② 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③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④ 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⑤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⑥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⑦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⑧ 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⑨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⑩ 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11 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16、读第②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3分)

17、第⑤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18、第⑧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的含义是什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得来的?(5分)

19、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2分)  

20、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问题: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2分)

21、谈及两代人的关系,“代沟”往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请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认识。(3分)

三、作文(40分)

朋友,你心灵之弦可曾被什么轻轻拨动?也许是石缝中的一株小草,也许是留连处的一幕风景,也许是母亲疼爱的眼神,也许是对手出乎意料的鼓励……生活中 ,随处会有引起你心灵震颤的事物,请以“ ,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535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